俗話說:“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(guī)”。對于懵懂的孩子來說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,在日常生活中洗滌著我們的心靈。說起我家的家風,我總結為兩個詞——善良、勤奮。
我家的善良之風,要從我上高中時的一個故事說起。那年我高三畢業(yè),高考成績不理想,父母跟我談話鼓勵我,順便聊起鄰村一起在縣城一中就讀的小伙伴,在了解到那位男生高考成績還不錯,已經(jīng)接到云南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,但苦于家庭負擔重,母親精神失常、父親喪失勞動能力,其哥哥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,想要放棄學業(yè)的時候,我媽媽讓我把這位平時不怎么熟悉的男孩叫到家里,給他置辦了很多衣物被褥,最后還拿出2000元錢讓他交學費。男孩要寫欠條,爸爸說,“不用了,等你大學畢業(yè)后掙錢了再說吧!”這位小伙伴在校期間也是勤工儉學,大二暑假帶著禮物來到我家感謝我的父母,大學畢業(yè)后在云南一所中學任教,出版了很多關于農(nóng)村題材的書籍,成為了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。每每提到這件事,媽媽都說:“在別人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,這樣才能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”。這件事深深地影響著我,在我后來的人生中始終記得:盡自己所能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在選擇醫(yī)生這份職業(yè)之后,我始終抱著一顆“善良之心”對待我的患者,尤其是在走上聽力語言康復科主任這個職位之后,遇到了很多需要我?guī)椭穆犝蟽和彝,我總是不計報酬,盡我所能,為他們提供免費人工耳蝸項目申請流程、二胎生育基因診斷等義務工作,很多工作雖然耗時耗力,沒有經(jīng)濟收入,但我始終快樂地堅持著。“與人為善”的家風沿襲是我的本分,許許多多的家長的贊譽是我完善自我的動力。
我家的勤奮之風。父母總說“早起的鳥有蟲吃”,我們家無論何時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。我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還在家務農(nóng),暑假都會跟父母一起下地干活,每每都是凌晨四點多就下地干活,到太陽高照時候,我們已經(jīng)把當天地里的農(nóng)活干完了。印象最深的是我剛上大一那年的寒假,父母來城里做鋼材租賃生意,鋼材租賃生意也漸有起色,家里的鋼材已經(jīng)都租賃出去了,這時我們家已經(jīng)有了不算低的經(jīng)濟收入,父母商量找個地方賣早點。凌晨五點就得起床準備賣早點的食材,凌晨6點準時到達早餐售賣點,我和弟弟輪流跟著賣早點,就這樣,我們的寒暑假總是在給父母“打工”中度過。在這樣的家庭環(huán)境中耳濡目染,我也學會用“勤”要求自己,我懂得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”,我牢記“黑發(fā)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”,過硬的專業(yè)技術就是“勤奮”給我的回報!
我為我的家庭有這樣的家風而自豪,我一定會讓它在我這里發(fā)揚光大,我要與“善良”和“勤奮”相伴,走出我精彩的人生。